客服热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年底如何做员工激励?

    中国润滑油人才网讯:每到年底,大多数的公司都在忙着给员工做年度考核,量化,平级等工作,其实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奖励那些在一年当中工作出色的员工,让他们来年继续保持好工作状态,做出更加的业绩。员工激励不光是平时要有,年底也是比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因为一个成功的激励措施对企业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的,他既能激励本来就已经表现非常好的员工保持好工作状态,也能够让表现平凡的员工受到鼓舞和鞭策,稳定军心,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有人说做年终激励不就是发年终奖或者升职加工资的事情吗?作为企业的HR应该如何利用好年终激励来做到来年无忧呢?
1.企业年终激励的形势:
激励方式真的有很多,形式也并不拘。简单描述,就是企业根据企业性质、地域情况、员工需求反馈、不同发放对象等实情,来进行扩张性地考虑:
第一、  物资形式:如赠员工回家的车票、礼品、为其准备他及老人孩子的礼物等。
第二、  货币形式:如年终双薪、过节费、年终节约成本奖、年终拓销奖、年终效益奖、年终绩效奖等。
第三、  具代表性的精神嘉奖:年度优秀员工评选、榜样人物、颁发名列前三的奖品或奖金等。
第四、  以优秀积分激励、以机会激励:提供加薪机会、晋升、调任更重要职位或参加资源缺乏的出国培训、旅游活动等机会。
第五、  年终与公司长期战略相挂钩的激励形式:如期权激励及承诺兑现、股权配给、增加分红比额或点数等形式。
2.企业年终激励的重要性。
虽然,个人一直认为企业激励机制必须是平常长期关注、建设和维持、实施的结果加上年终激励才更全面的。但,在岁末年初(春节),是去旧迎新的开端,同时年度又是一个结算期、总结期,无论企业及个人均会选择在此重要时间节点做一些新的思考、衡量、规划。所以,做年终激励也非常符合时间界线、国情及人类实现阶段性欲望的需求心理等因素。
年终激励,一方面,留住并激励员工,主要削弱员工跳槽想法,稳定心态,以减轻年节前后的人员流失;既打造企业在外部的良好口碑,也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好人才。另一方面,塑造内部员工可看齐的奋斗目标或榜杆人物;更关键的是,鼓励、吸引着绩效优良的核心员工在下一年度继续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事业留人,金钱留人,感情留人,企业HR如何选
我认为留人,本身也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我觉得很多时候,一般都是把三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更好用。
既要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事业平台,那么许多体系、关键因素的创
造建设必不可少,就是让人愿意来发挥潜力及所能,实现自我价值。又给予货币性、物质上的鼓励及生活支撑,让人有安全感和自我实现。同时,非货币性的人文关怀因素也必不可少,如多些团队成员互助、情感互动、嘉许及成就感、在特殊时刻的帮助等,让人有被尊重的归属感和被关爱的感觉。
4.企业应当根据员工层次来建立不同的激励方式
在此问题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作为初步参考。通过系列的调查分析后,根据不同职位,不同级别,不同需求的员工符合该职位、级别需求层次的激励计划。
当然,不能忽略了不同岗位不同员工,其所处的不同人生阶段时的不同需求,也是随着时间、个人能力、职位的变化而呈动态变化的。故,任何激励机制都不能管用百年,必须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业务收入模式下,去设计配套不同的激励措施;现在或许用得有效的方法,过一两年要及时检查、更新。激励机制也应该是阶段性地规划,并做与时俱进地优化。
5.企业年终奖是留住关键员工的好办法吗?
是的,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谈得较多,可谓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重视留人的举措,更关注年终激励。
留住企业的关键性员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觉得,如果,人力资源好比园丁,事业留人就是我们在培适土壤,情感留人是除虫浇水,而金钱留人是在施肥;我们须三管齐下。
6.企业将年终奖推迟到年后发放,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年终奖推迟到年后发放这种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真正有效防止员工跳槽。就算短时间内,有人为了领奖金暂时停留。但,可想而知,如一旦发放,那么,还不是照样会递交辞职信。如果企业的职业平台、机制打造得好,也是一种底气。我认为,最酷应该是:就算您敞开着大门,员工都不愿背你而去,而是海纳百川。好的职业平台、福利及激励机制、发展机会,自然就会有吸引更多人才靠拢的气场。个人认为,如果企业在资金周转上没问题的话,也不怕在年前全部发放。如果企业一次性发放有资金压力时,采取年前年后发放一部份的话,则须做好事前宣导沟通或事前制度规定,对分期发放、分级发放的计划、时间细则等作确认和通知。而足够激励效果也并不完全在于发放时间,除了配套策略外,对不同激励对象,采取不同发放的方式和形式、发放的场合、甚至从什么人手中接过等均需策划。
7.那么如果企业激励不当,会导致哪些后果发生?
第一,激励目的不明确、激励标准不统一不够量化时,首先对激励设计的考虑就主题不清目的不明,标准不统一未量化,令奖与罚的含义模糊,不具说服力,又何以能突出激励的成效?
第二,激励的发放方式、形式不当时,让人有所困惑,不能荡然面对,不能形成标榜,未能达到激发其他员工斗志的作用。
第三,激励频率太密、激励力度太重时,试想如果是每天一次的荣誉有多少人会去重视它?而被激励太重时,员工同样会有心理压力,且今后的胃口就更难以满足,导致人工成本过高,人均利润率下降了,长期下来企业更容易形成财务压力。
第四,激励机制的结构不合理时,如有些企业太偏向于物质,精神激励或如人文关怀的比例太小时,激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第五,激励面太宽、激励对象不准确时,容易形成对立面,变相打击、孤立未被激励到的员工,加快该部份人员的流失。不但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仍体现不出激励成效,还会有反效果。
由于激励的各种不当及其所导致的负面效应,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使用激励这把双刃剑时,从设计体系开始就已经要注意拿捏、把握尺度,谨慎使用。
    中国润滑油人才网是专业的电力招聘网站,此文仅表达个人浅见,作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