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国润滑油行业供给侧改革进行时

背景
  2016年是供给侧改革元年。所谓供给侧改革,是指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制造2025”战略进入攻坚期,而供给侧改革给制造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的发展思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些报告里的新词汇为正在寻求转型的润滑油企业指明了方向。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之际,经济增长动力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与之对应的是需求侧疲软导致润滑油市场平稳常态。近期高层讲话中多次提到的“供给侧改革”正在改变人们对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的认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被列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项主要任务。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润滑油行业早已预感到变革将至。伴随着市场需求的疲软,将加剧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以及整个产业的兴衰变化,极大地冲击着润滑油市场的生态链和市场格局。毫无疑问,润滑油市场将迎来一轮新的震荡期,所有润滑油企业都站在浪尖风口上,谁都无法避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成为各大润滑油企业的共识。
  
  润滑油行业结构性的过剩与不足并存
  无疑供给侧改革是化解产能过剩的一种应对举措。那么针对润滑油行业,我们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润滑油产能是否过剩了呢?
  从当前国内的润滑油汽车市场的需求来看,在2015年的1-9月份,国内的汽车行业润滑油的需求量一直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换句话说我国的润滑油市场中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从汽车润滑油增量上来看,在2016年我国的润滑油增量有望进一步升高。根据机油猫2015年统计的润滑油工业报告,在中国,工业润滑油的市场占比为48%,相比美国工业润滑油占市场52%,德国占60%,未来中国工业润滑油的发展不但没有过剩而且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晰看到,我国润滑油领域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稀缺是并存的。
  有关数据显示:在工业润滑油领域,由于各类工业机械设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润滑油产品种类的数量大大超过车用润滑油。目前国内润滑油生产厂商约2,500 余家,普遍规模不大,主要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行业竞争加剧。工业润滑油行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一点被业界所公认。
  可以说,需求疲弱(或者说产能过剩)只是“症状”,供给效率低才是“病根”。在中国润滑油行业,工程机械、汽车、电力设备、钢铁冶炼等主要下游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对润滑油供应商的产品开发实力、产品品质、交货期限的要求越加苛刻,需要润滑油企业在向其销售质优价正的润滑油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一整套的润滑技术服务。在此背景下,润滑油行业的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全球前15 家润滑油生产企业控制中国超过60%润滑油产量。这表明,能够提供优质产品的润滑油厂商的市场份额仍然在扩大,而生产同质化产品的中小型企业则有被进一步淘汰的趋势。
  如此看来,结构性的过剩与不足并存已经成为中国润滑油行业的一大特点,而如何抓住“行业放缓中的细分领域的高增长”已经成为各润滑油品牌的必修课。
  
  润滑油企业驶入供给侧改革的“快车道”
  对于润滑油行业的发展,供给侧改革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搭上这一改革的顺风车,顺利进入“快车道”?
  去产能,“对症下药”
  首先,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在润滑油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的黄金十年中,由于市场供不应求,这种产品质量上的差距对企业销售的影响很小,然而进入市场收缩期,企业间竞争加剧,质量上的差异便有可能成为横亘在企业面前的生死门坎。
  据中国润滑油信息网了解,由于缺乏专业技术能力,加上企业和工人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有缺失,急功近利,只注重效益和产出比,不追求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极致,因此很多中国润滑油产品(尤其是工业润滑油产品)“配方出来了,却生产不出来”,“具其形而难有其神”,细节上看似细微的差距却导致产品性能、质量等与国际品牌同类产品差距明显。正如董明珠所说,“没有工匠精神的话,马桶盖事件会持续发生。”所以,中国制造行业必须尽早培养更多熟练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力推广工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业人口基数日益减少的不利环境下打造出核心竞争力。
  同时,这需要润滑油企业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一方面通过综合利用“互联网+”、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拓宽国内外市场,逐步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运用审批手段严格控制新增产能,设定全国总量“天花板”,对环保、能耗、安全生产等不达标的企业以及“僵尸企业”坚决予以关停,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战略上要顶住持久战,持续作战,在战术上要打好歼灭战。”业内不少企业家颇有同感,2015年以来市场压力明显,改革攻坚箭在弦上,只有敢于承受阵痛,才能赢得脱胎换骨的长远发展。

  以创新引擎“练内功”
  除了通过去产能来减少无效供给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转移,充分发挥创新引擎的推动作用,提高供给效率和创造新的有效供给,以此替代老化的过剩产能,进而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供给侧改革是润滑油企业发挥长处补齐短板的重大机遇,在必要的产能压减基础上,通过创新理念,优化发展路径,跳出行业产品同质化的陷阱,走出运营成本上升的困局,打造新的效益增长极。
  2015年来,在供给侧改革一词还没热起来之前,中国润滑油产业面对宏观市场调整,内部发展驱动力、发展模式切换双重挑战,大部分企业已经认识到单纯比拼营销已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形势,“练内功”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
  当新旧时代交替、原有模式升级,无可避免地会带来思维冲击。领军的润滑油品牌对此作了大胆的探索,他们通过技术或渠道创新,跨界合作,挖掘出隐性的市场需求,将价值链由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进而催生出新的业态。

  以用户为出发点,基于用户思维来创新商业模式、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能极大的提升客户价值;数据管理及应用逐步成为企业新的竞争力,大数据应用将会是未来商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基于流程的业务变革是公司练好“内功”的必要手段。如壳牌的“小贝”在线咨询系统、嘉实多与腾讯、人保三方携手的“i保养”、德联集团的“德联车护”、重庆现代石油的“爱车会”、中华“万家云店”等。而全球知名润滑油供应商埃克森美孚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官方微信公众号“美孚工业润滑油”(微信号:MobiMIL)日前正式上线,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打造移动端服务平台,为中国用户提供用油指南、产品信息、智能定位工业油经销商查询和防伪查询等服务,成为润滑油行业“互联网+”应用的典范。
  业内专家认为,各大品牌积极拥抱“互联网+”,通过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信息导向,形成行业垂直、吸粉、单一、接地气的微信终端传播,凝聚成更强大的关注度和竞争力,从而实现供需结构优化,无疑是提升行业整体服务力和品牌活跃度的改革良剂。
  供给侧改革将带来什么红利?
  释放改革红利 焕发新活力
  中国润滑油行业如何“中西医”结合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纾解行业发展中的诸多顽疾,事关我们行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供给侧改革给我们带来的红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进产学研结合,从而提高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二是为创业企业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支持,如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三是实施针对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如营改增、研发费用抵税等。
  对于润滑油企业来说,减税带来的好处似乎更为直接。据了解,我国减税空间仍然较为充足,且需根据经济结构现状进行调整,这是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此外,更便利的资金支持能否有效解决中小润滑油企业融资难问题,也值得期待。由于银行直接借贷比较困难,所以一部分中小企业选择走资本市场的道路,把新三板当作跳板,采取曲线上市的策略,但新三板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依然还是一个未知数。

  提升服务价值成转型关键因素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指出,目前全球很多国家注重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发展转型的核心力量,纷纷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三大转变。这其中,如何提升服务价值将起关键作用。
  毫无疑问,当下润滑油行业已进入服务竞争时代,服务的品质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德国、日本、美国等汽车后市场服务无一不都拥有一条强大而完整的产业链,在营销、服务和售后等环节构筑良好的盈利模式,形成持续发展的优势,值得我们学习。面对激烈的品牌竞争和市场现状,这就要求中国各大润滑油品牌企业,提升润滑油产品及其配套相关服务的价值,做好“最后一公里”,更加注重市场需求,树立节能环保理念,推行“绿色润滑”,实现转型升级,生产出符合新经济下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新产品,力求在技术、品质、功能上占据市场的制高点,进一步促进润滑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转型阵痛,对整个中国制造、润滑油行业而言,都是一场增强免疫力的“感冒发烧”,压力会带来内部变革的动力,也是行业重新洗牌的驱动力,原来那种高歌猛进式的增长和扩张必须转型,向内部运营要效率,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互联网的模式变革,对内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外变革与客户的沟通模式。这将是一路风雨伴彩虹的旅程,“供给侧”和“需求侧”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只是有所侧重。供给侧改革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终点。焕发新生,不仅要用“猛药”治“旧疾”,也要用创新的理念和行动勇于开拓,披荆斩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当前,世界经济和全球制造业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大变局。利用这一机会,中国润滑油行业应充分运用“工匠精神”打造卓越产品和精益求精的服务体系,从而更进一步,助力中国制造业领跑国际市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远大目标!